自我介紹

t183

從不間斷的行旅與寫生讓吳亭萱的畫作充滿生命力,其繪畫不但是視覺性的,有著對點、線、面構成和筆觸、肌理、色彩表現性的高度掌握,更強調情境和感覺的捕捉,她以趨近於抽象的筆調畫出具象的景物。吳亭萱筆下的畫作有聆聽音樂的激情、文學詩意的默思、美好生命的想望,還有對人與土地的熱愛,渾厚的用筆用色卻傳遞出一種屬於女性藝術家的溫柔和對於生活的愉悅詠嘆。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學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

經歷
●1988 台中縣同濟盃書法比賽第一名
●1992 ~ 1994年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美術社團指導老師
●2002 ~ 2003台北市立五常國中美術班外聘教師
●2003第二屆 玉山美術獎 油畫類 第二名
●2003入選第一屆 聯邦 印象大獎
●2005~2008 國立政治大學POP研習營講師
●台北市西畫女畫家畫會常務理事、理事
●油畫作品「重返芹壁村」獲聯邦銀行印製於金融卡卡面
●作品獲國立國父紀念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萬芳美術館、聯邦文教基金會、國泰世華藝術中心及國內外私人收藏。
●油畫個展十六次 聯展數十次

現任
●台北市立中正國中美術教師

著作
●2005~2008「腳印」、「造化自然」、「花顏彩語」油畫作品集共三冊
●2004 民歌30年──紅情歌、好民歌及美詩歌三場演唱會節目手冊美術設計
●2001 插畫在平面設計作品上表現方式之研究與應用(論文)
●2001 高中美術教科書(一 ~ 四冊) 華興書局
●1995 台灣野生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繪畫及平面設計作品散見於時報……等出版品

Menu:

最近迴響 [rss]

網誌統計

日曆

« 七月 202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文章分類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15]
媒體記錄 [14]
中正學生作品 [4]
平面設計 [3]
教學計畫 [2]

網站連結

新聞交換

RSS 0.90
RSS 1.0
RSS 2.0
Atom 0.3

油畫與我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31:22

 

  愛畫畫、能畫畫是父親、母親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父親從小功課好,因家裡供不起父親唸書,小學畢業後便出外工作幫忙家計,學歷雖不高,卻滿腹經綸,更能寫一手漂亮的字。記憶中父親是個感情極細密且熱愛文學與音樂的人,如果生在有錢人家,父親也許就會是個學富五車的學者。而差點當了歌星的母親,從小聰穎伶俐卻因個性倔強,小五時因書法比賽不小心得了第二名便負氣輟學,15歲那年母親自己偷偷報名電台舉辦的全國歌唱大賽,從初賽、複賽、決賽一路過關斬將,到只剩10名的總決賽時,卻被外公發現。女孩子在外拋頭露面,對於當時淳樸的中寮鄉人來說是件極嚴重的事,於是外公軟禁了母親,並早早將母親嫁給了忠厚可靠的父親。年輕時的母親漂亮身材好,美感品味特高,我想我的藝術細胞無疑是來自父親、母親的遺傳。

 

從有記憶開始我便經常在地上、牆上塗塗抹抹,更大點約莫六歲就帶著印有卡通圖案的塑膠畫板、畫紙及蠟筆外出寫生,只不過畫的多半是心目中的世界,相較於同齡孩子玩的遊戲,我更熱衷於騎著腳踏車去追風,或走已經來回上百遍的故鄉小巷,或躺在廟後的圍牆上發呆老半天,或到大樹下去聽大人們聊天、到河邊看人抓魚、到同學家幫忙洗衣服、洗上百個蒸肉圓碟子。我喜歡大自然與生活中種種有趣的事物,勝過在學校讀書,雖然小學也以第一名縣長獎畢業,學科以外的各項藝能科與活動顯然更能引起我的注意。

 

真正接受藝術訓練,是就讀豐原高中美術實驗班期間,每週9節以上的美術課程使我如在天堂,也讓我對素描、水彩、國畫與書法等基礎課程有進一步的認識與學習機會。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系是所有選讀美術系同學心目中的第一學府,有幸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受教於一流師資,並與頂尖的同學們互相切磋成長。大三選讀西畫組,則是因為多彩的世界較能吸引我。我喜歡變化、喜歡自由、喜歡無拘無束的天馬行空,即便是家境讓我得半工半讀供應自己購買昂貴的畫具,我仍樂在其中。畢業後我必須在教書以外的時間,每週兼上8個家教並接畫插畫稿與設計稿,以應付經濟上的需求,於是有好幾年時間我暫時無法享受創作的樂趣。直到結完婚,完成研究所學業,並生了女兒後,幸能重拾畫筆。油彩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過去沒能趕上的腳步,在夫婿一寰的幫忙下,以百米的速度往前馳騁,旅程中所留下的腳印是最甜美的果實。往後的每一天,我繼續在畫布上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畫畫是一輩子的事,不同的生命階段也將有不同的解釋方式,現在的我則一步步努力往前,我願用一輩子的時間耕耘這塊沃土,為自己也為夫婿以外的最愛---藝術。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994)

堅持寫生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29:02

 

這幾年常有人問我,照相器材已進步到數位化,有人拍了照片亦或者拍了幻燈片打在畫布上用描的,何苦我還要堅持寫生,辛辛苦苦上山下海到處流浪?原因如下:一、相機的測光能力不如肉眼,辨識色彩關係的能力就更不用說了,相機無法取代肉眼。二、人有情緒感受,相機沒有,人可以感覺到現場溫度、濕度、冷、熱及空氣的味道,甚或被蚊蟲攻擊的滋味,繪畫的情緒影響畫面的生命感。三、作者對現場的主觀感受,加上修養不同所造成色感與構圖的取捨便是一種創作。即使是同一地點,不同的畫家、不同的構圖、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緒會產生不同的作品,相機則千篇一律,這也是寫生創作之所以可貴的地方。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682)

幸福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27:42

 

一年365天,人的一生最多就2萬多個日子,能越早朝著自己人生目標前進的人就越幸福,但責任也就越重大。

繪畫帶給我快樂,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讓我體悟很多人生的哲理。我最愛傍晚的夕陽,他巧妙的讓景物好似穿上一層彩衣,彩度都提高了,卻無一突兀,只可惜夕陽的美好總是稍縱即逝。

想化這短暫的最美為永恆,就得在平日磨練好自己的基本功與色彩修養,待機會來臨時,才能精準捕捉動人的瞬間。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737)

美感衝動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23:30

寫生作品無論靜物或風景,我總喜歡捕捉第一時間的美感衝動,亦即對對象物的第一感受。過長時間的描繪常會讓自己感覺麻痺,更遑論多次塗改,少了感覺的畫作如何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620)

一碗豆腐湯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20:15

 

2005年初,我應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邀請,返鄉至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舉辦油畫個展,2個月的展期於227日結束。撤展當天,我和外子2人忙了一早上,好不容易於中午打包完畢就等貨車來,我提議先去吃中飯,便帶外子進了一家位於市場口兼賣冬瓜茶的自助餐式小店。因為那家店並非窗明几淨,用餐處又位於人來人往的走廊上,外子正疑惑平常最講究衛生的我,為何會毫不猶豫地帶他進這家店,便開口說:「我沒什麼食慾,你少拿一點菜」,付完餐錢,坐下來用餐後,我才向外子說明小時候父親常帶我和弟弟到這家店吃飯。我懷念父親、懷念這裡的紅燒瓜仔肉,我想吃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吃過的食物。語畢鄰桌來了一對父子,父親約莫中年黝黑,一看就知道是每天必須辛苦工作,收入卻不多的那種爸爸,兒子唸國中吧!我向外子說以前父親就像這樣帶我來吃飯。店老闆送來男孩父親點的肉粽,一人一個,外加一碗貢丸湯,此時男孩任性地開口要一碗豆腐湯,頓時我和外子雙雙淚眼模糊,再也吃不下飯,更久久說不出半句話來,匆匆拭乾淚眼,快速走入人群中。我思念父親,外子也思念父親,只是我的父親已於4年前進了天堂。

 

國二那年,父親因為朋友的拖累被迫跑路後,便很少出現笑臉,經常一個人發呆、嘆氣,父親曾經是個靠自己白手起家擁有3棟房子的大老闆,是我們心目中的巨人。中年失敗讓他除了家人以外一無所有,且帶著妻小離鄉背井,記得我曾向父親說:「爸爸你放心,有一天我一定要衣錦還鄉,為了你。」父親笑了,露出很久不見的笑容。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738)

母親

文章作者:t183 | 文章發表日期: 2011年 十月 20日 星期四 22:17:02

 

大地孕育萬物無關春秋,包容萬物不分貴賤,更有豐饒芬芳的土地供我們種植滿足所需。這讓我想起家鄉的母親,為家人奉獻一輩子從不缺席,也隨時熱情真摯地伸開雙臂,迎接歸來的遊子。

Posted in 創作理念&繪畫故事 . 迴響: (0). 引用:(0). 靜態連結網址. 修改文章. 管理迴響. 瀏覽人氣:(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