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的症狀 標準的症狀是口腔的後部、舌頭、手掌、腳掌出現小水泡、潰爛,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所以又稱為「手足口症」。如果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其它地方沒有,則稱為「咽峽炎」。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很疼,不敢吃東西,口水變多,同時也可能有高燒,平均七天會痊癒。有的小朋友也可能不出現標準的手足口症或咽峽炎,只有一般的感冒發燒症狀,但是在發燒退了以後,皮膚會出現類似長痱子一樣,以軀幹為主的全身性紅疹,醫學上稱之為「熱性疹症」。

 

◎腸病毒感染途徑:發病後的1週內傳染力最高,其腸道的病毒排出可持續數週之久。

 

第一是飛沫感染: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

 

第二是糞口傳染: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

 

第三是接觸傳染: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水中0.3到0.5ppm的餘氯即可使其不活化,而衣物漂白水(含氯)亦可殺死腸病毒。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如何泡製消毒水:以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1)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1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2)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以上資料摘自疾病管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