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術(CPR)適用於呼吸或心跳停止的病人,使其得以維持部分的血流供應腦部及重要器官,直到病人可以接受進一步高階的醫療處置。因此能否掌握這急救技能遂成為是否能把病人從死神手中救回來的重要關鍵。然而國內許多到院前停止呼吸及心跳的病人,目擊者能在第一時間立卽給予心肺復甦術的卻不多,通常等到救護人員抵達才開始給予CPR,因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生命損失。美國心臟學會於2005年11月修訂新版心肺復甦術準則,衛生署也於95年5月公佈新版的CPR施作方式,新版與舊版的最大差異就是更簡單、更易學、效果更佳。

 

 

茲將新、舊版主要不同之處摘要如下:

 

1. 強調有效地給予胸部按壓: 特別強調做到高品質的CPR,心臟按摩時必須壓得快(每分鐘100下)、壓得深 (成人約4~5公分)、避免中斷、完全放鬆 (每一次按壓後須讓胸部恢復原來形狀) ,胸部按壓操作得愈好,才能使更多的血液到達重要器官。

 

2. 壓胸與吹氣比為30:2 :舊版胸部按壓15次後,再吹氣2次,新版則改為按壓30次、吹氣2次,如此可以減少胸部按壓中斷;且吹氣時,也不再區分大人、兒童或嬰兒,一律吹2口氣,每口氣吹1秒鐘。

 

3. 一般民眾在壓胸前不必再檢查循環徵象(呼吸、咳嗽、肢體抖動):在吹完兩口氣後立即給予壓胸,避免因判斷錯誤而沒有給予胸部按壓。 瞭解新版心肺復甦術的主要改變後,我們來熟悉CPR六大口訣: 「叫、叫、A、B、C、D」

 

第一個「叫」是評估病患意識,呼喚並輕拍患者肩部,確定有無意識。

 

第二個「叫」則是求救,儘速打電話向 119 求救,如果在室外,行動電話收訊不良,可改打 112 。

 

第三個步驟「A」是暢通呼吸道,即為病患壓額抬下巴,一般民眾不再建議使用提下額的方式。

 

第四個步驟「B」則是用看、聽、及感覺的方式評估病患的呼吸(約5~10秒),如成人無"正常"呼吸,或兒童沒有呼吸,則予以吹2口氣,每口氣一秒鐘,吹氣前不用先深吸一口氣,吹氣時須把病人鼻子捏緊。 第五個步驟「C」則是給予胸部按壓來維持循環,按壓姿勢為雙手環扣,用手掌根壓,按壓位置為胸部兩乳頭連線中央,口訣為「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按壓速率1分鐘約100下,深度約4到5公分。

 

一到八歲小孩可用一手或二根手指壓,按壓深度較成人淺(約胸部厚度之1/3到1/2)。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為30 : 2,如有會操作CPR人員協助時,每5個循環(約2分鐘)換手一次,直到醫療救護人員到達或傷患會動為止。 第六個步驟「D」,待專業救護人員趕抵,以自動電擊器評估是否需要電擊。

 

當然CPR不只是紙上談兵,一般民眾可以透過衛生機關或衛生署指定之急救教育推廣機構接受CPR的訓練及認證,學會並熟悉這套基本急救技能,以期在最關鍵的時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